Kaiyun·中国技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首个强制性国标!以标准系牢储能发展“安全带”-Kaiyun·中国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公司新闻

首个强制性国标!以标准系牢储能发展“安全带”

更新时间:2025-08-19点击次数:

  我国首部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全生命周期安全”为核心,将储能锂电池安全要求从行业“推荐性”升级为“强制性”,填补了新能源领域关键监管空白。

首个强制性国标!以标准系牢储能发展“安全带”(图1)

  日前,由工信部牵头,历时三年制定的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全生命周期安全”为核心,将储能锂电池安全要求从行业“推荐性”升级为“强制性”,填补了新能源领域关键监管空白。

  “GB 44240是强制性标准,在国内销售的大型储能锂电池必须满足这一标准。”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鹏林向《中国能源报》记者指出,强制性标准的有效实施将有力提高储能电池产品安全水平,推动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从装机规模来看,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伴随储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和规模化应用,电力储能系统已成为构建新型电力体系的关键支撑。然而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安全问题始终如影随形,尤其是今年以来,海外接连发生多起重大安全事故,引发社会各界对储能安全的深度担忧。

  电池作为储能系统核心部件,其安全性直接决定了整个储能设施的安全水平。随着电池技术向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当前主流的大容量储能电池在热失控状态下,其内部温度可急剧攀升至800摄氏度以上,高温环境会引发电解液分解、隔膜熔毁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并释放大量氢气、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容易引发燃烧、爆燃事故。

  标准是安全管理的“技术法典”。何鹏林介绍,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锂电池标准体系建设工作。2016年10月,工信部首次发布《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提出以综合标准化为手段,推进锂离子电池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标准的制定。随着锂离子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出现,适时予以更新、完善;2024年9月,工信部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四部门发布《国家锂电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明确到2026年,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项以上,引领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标准服务行业巩固优势地位的作用持续增强。其体系框架包括基础通用、材料与部件、生产与检测、安全与性能、回收利用、绿色低碳六大部分,基本满足市场应用需求。

  远景动力可靠性及验证中心负责人喻志强介绍,与现行标准相比,GB 44240具有准入门槛的法律约束力,测试条款更聚焦于产品的安全特性,对电池性能、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可靠性等多维度能力考察,设定了从电池设计与制造、运输与安装,到运维及回收等全链条安全“硬门槛”。

  kaiyun创新技术

首个强制性国标!以标准系牢储能发展“安全带”(图2)

  该强制性国家标准在电芯层级新增了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测试项目,同时加严了部分安全测试项目。以过充为例,GB 44240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了恒压过充1小时的要求,总过充时长显著增加。部分安全冗余不足的电芯厂商面临重新设计产品层级的挑战,从而加速低质产能出清,推动行业从“成本优先”向“安全为本”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何鹏林介绍,美国储能电池安全主要以UL标准为主,IEC标准中的部分要求来自UL标准。欧盟储能电池安全标准以IEC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GB 44240的制定在参考国际、国外储能锂电池安全标准IEC 62619、IEC 63056、UN38.3基础上,根据国内产业、技术现状进行修改完善,并引入部分全新测试,如过充电、浅刺、电池热失控等项目。GB 44240中电池热失控试验要求电池在加热后不起火、不爆炸,而在其他标准中,加热作为电池组热扩散试验中引发单体热失控的方法之一,允许出现起火、爆炸。GB 44240的整体试验项目和技术指标严于国际、国外标准。

  喻志强指出,我国储能电池出货占全球90%以上,GB 44240未来将成为海外市场制定标准的重要参考对象,或将成为全球性事实性标准,提升中国储能产业的国际话语权。

  业内人士认为,GB 44240标准认证是目前行业公认最高规格的储能安全性国标,将成为国内储能项目招标筛选供应商的必备条件。据了解,目前宁德时代、远景动力、海辰储能、瑞浦兰均、中创新航等头部电池企业均已通过该标准测评。

  不仅如此,头部储能企业已率先启动“标准+”的前瞻布局——主动开展超合规要求的系统性燃烧测试。通过搭建1:1实景测试平台,模拟极端工况下的热失控蔓延过程;火烧测试中相邻柜体的间距从15厘米进阶到5厘米,持续突破储能系统的安全边界;引入高速摄影和气体成分在线分析等先进监测手段,建立毫秒级事故演化数据库。

  何鹏林指出,头部企业主动开展储能系统级燃烧测试,折射出两大关键转变:从供给侧看,生产企业正将安全设计从“合规底线”提升至抢占“技术高点”,更加重视产品安全设计和研发能力;从需求侧看,用户单位对安全问题更为关注,对储能系统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倒逼产业升级。供需两端对安全要求的提升,是行业发展喜闻乐见的。然而也必须认识到,当前的燃烧测试本质上仍属于被动防护范畴,其核心是验证热失控后的蔓延抑制能力,而非解决电池本质安全问题。在现有锂电技术体系下,本质安全提升面临材料化学稳定性的物理极限,被动防护成为现阶段风险管控的必选项。未来市场更期待电池本质安全技术的突破,如电池热失控试验要求电池在加热后不起火、不爆炸,而不是加热单节电池发生起火、爆炸后,不发生热扩散。

  整体来看,系牢储能发展“安全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技术、标准、管理三大维度协同发力,构建起覆盖材料本质安全、系统集成防护、智能监测预警的技术防控层,强化标准规范约束层,完善运维管理保障层的多维度储能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储能产品安全可靠,行业才能行稳致远。

首个强制性国标!以标准系牢储能发展“安全带”(图3)

  原标题:首部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以标准系牢储能发展“安全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云南3岁女童头上插刀淡定就医,警方认定系意外,“妈妈拉抖床单时不慎将床边水果刀甩飞,砸到孩子头部”

  《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官网官方账号,专注能源行业报道的垂直媒体,是能源专业产经传媒平台。

  王晶再曝港圈秘事:谢霆锋张柏芝线岁罗志祥近况曝光!去国外开演唱会和粉丝击掌

  语文数学“上难度”,英语“大换血”!看完中小学教材变化,北京家长坐不住了...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0553-3025696 安徽省芜湖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汽配路 3025696@wfsldq.com
Copyright © 2025 Kaiyun·中国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75015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