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北方明珠,渤海湾畔,矗立着一座流淌着“液态能量”的超级工程,它为城市电网注入澎湃动能。这便是全球首个百兆瓦级大型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作为长时储能领域的技术标杆,其采用了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数万立方米“流动电解液”如同永不枯竭的能量海洋,为城市电网保驾护航,成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变革的“创新灯塔”。
北方明珠,渤海湾畔,矗立着一座流淌着“液态能量”的超级工程,它为城市电网注入澎湃动能。这便是全球首个百兆瓦级大型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作为长时储能领域的技术标杆,其采用了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数万立方米“流动电解液”如同永不枯竭的能量海洋,为城市电网保驾护航,成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变革的“创新灯塔”。
点亮这座灯塔的,正是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科储能”)。从电解液的生产、电堆的精密制造到系统的智能控制,融科储能构建了覆盖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数百项专利,在全球储能技术“持久力”的竞赛中取得领先。其“钒液流电池”技术,成为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并网“阿喀琉斯之踵”的一把关键钥匙。
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融科储能的创新目光早已越过渤海湾,投向广阔的世界舞台。公司正以领先的钒液流电池路线,持续锻造技术利刃,在“长时储能”版图上留下鲜明的“融科印记”,推动“中国方案”从示范引领迈向全球商业应用的蓝海。
融科储能董事长刘延辉认为,未来新能源的发展一定需要大规模的储能来做支撑,而钒液流电池技术则成为融科储能攻克储能技术高峰的坚定选择。
钒液流电池是通过钒离子的价态变化实现化学能与电能转换,进而实现电能存储与释放的新型储能技术。相较于其他储能路线,钒液流电池有诸多特色优势,其寿命较长,日历寿命25年以上。同时,其安全性高,无起火、爆炸风险,“与传统电池不同,液流电池将液体电解质存储在外部,储能介质为水溶液,无起火爆炸风险。其还可按需组合,实现功率与容量单元的灵活配置。”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李先锋表示。
而正是这些优点,让融科储能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走到了一起,共同攻克钒液流电池的技术难关。2005年,大连化物所成功研制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10千瓦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迈出了技术应用的第一步。那时,从事高性能钒产品生产的大连博融新材料有限公司(融科储能前身)看到了储能产业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始与化物所合作。2008年,双方成立合资公司。2016年,融科储能率先建成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的钒液流电池核心材料及储能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制造基地。
“大连化物所主要做的是电堆和隔膜等核心部件,而我们擅长的则是钒电解液先进制备工艺和前端核心材料,正是两者的强强联合,才让技术的成熟成为可能。”融科储能董秘李宇对记者表示。他介绍道,从董事长创业之初,融科储能就一直聚焦于钒的产业链延伸应用,从钒材料到电解液、电堆研发和制造,再到整个系统的集成及解决方案,通过与大连化物所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已连续攻克电化学基础技术、功能核心材料技术、电堆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不断攀登技术高峰。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一季度,融科储能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熔拓资本、中冀投资等,并于同年4月完成了股份改制。2023年初,融科储能又收获了包括君联资本、大连金投、辽宁海通在内的多家战略投资人十数亿元的B轮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公司的产能扩建和研发投入。今年6月末,公司吸引包括达晨财智、四川绿色低碳、中科化物在内的5.48亿元C轮融资。
目前,融科储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钒液流电池关键材料和装备制造基地,2024年产值突破10亿元,在建与投运的钒电池储能装机规模占全球市场60%以上,钒电解液材料更是占据全球80%份额。
今年6月,融科储能扩建的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生产线项目在大连北黄海经开区正式投产,为储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新增年产1.5GWh钒电解液生产能力。随着该项目的投运,融科储能钒电解液总年产能扩大到2.5GWh,成为全球最大的钒电解液生产与供应基地。下一步,融科储能将启动钒液流电池双极板生产线及智能化仓储项目建设,持续巩固在储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李宇表示,融科储能在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已经持续坚守17年:技术端已连续攻克电化学基础技术、功能性核心材料技术、电堆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产业端形成了从原材料到储能装备的产业链核心环节开发制造能力。这些能力都铸就了融科储能的核心优势。
而公司也在持续推进IPO的征程,融科储能已于2022年10月31日同安信证券(现国投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A股挂牌上市。近日,国投证券披露了融科储能上市辅导进度,本期辅导时间为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达到了预期的辅导效果。
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发展迅猛,而在完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电池成本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储能成本不仅要看初始投资成本,更要看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从目前条件看,钒液流电池储能初始投资高于锂离子电池。但是,从全生命周期的维度考虑,钒液流电池更具潜在优势。”李宇介绍,同样是4小时系统,锂离子电池成本0.6元—0.8元/Wh,而钒液流电池大概1.8元—2.4元/Wh。但是钒液流电池寿命可达25年,从残值率看,钒液流电池电解液可以永续循环使用,其残值率在50%以上。目前,两项技术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基本持平,而钒液流电池初装成本未来下降空间更大。
李宇表示,公司降本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技术优化,比如提升电堆体积功率密度、电解液利用率、优化系统集成方案等措施降低耗材实现降本;二是通过扩大供应链规模和产业链成熟度来实现供应链端的降本。
2024年开始,融科储能陆续在新疆、吉林等地交付了多个大型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如新华乌什250MW/1GWh(融科承担175MW/700MWh)构网型储能项目、中节能察布查尔75MW/300MWh光储一体项目、三峡能源吉木萨尔200MW/1GWh储能项目、吉林松原1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这些项目无论是在新能源发电侧解决新能源消纳,还是在电网侧保障稳定运行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钒液流电池更适合4小时以上中长时的储能赛道,解决新能源发电因“供需”两端时空错配导致的消纳问题,支撑电力“高速路网”输配两端的稳定性,也可以成为城市综合能源体系、源网荷储一体化和零碳园区平急两用的保障电源。“我们致力于挖掘钒液流电池差异化潜力,拓展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建立起新的增长优势。”李宇说。
刘延辉说:“我国的钒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为钒液流电池储能行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优势。同时,经过融科储能及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实现技术端和产业端的完全自主可控。未来,钒液流电池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关键基础装备,我们对此很有信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0553-302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