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你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云端的数据中心可能正掀起一场耗能风暴。这座“不冒烟的钢厂”,正在用电表上疯狂跳动的数字,重新定义数字文明的成本。
数据中心,一个能够集中存储、分析和应用海量数据的地方,是耗能极高的建筑。大量的IT设备、供电设备及制冷设备,需要消耗庞大的电能,尤其是制冷耗能巨大。作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已成为当前我国碳排放增长较快的领域之一。与此同时,在AI及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的驱动下,其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在数字经济与“双碳”目标双重驱动下,我国数据中心产业正经历一场绿色革命。
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12号),推动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和绿色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国管局、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
“六部门推动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评选,折射出我国新一轮算力基础设施‘绿色跃迁’的战略信号:谁能在能效、碳排、智能管理、可再生能源协同等多维指标中脱颖而出,谁将率先拿到国家级资源支持与产业影响力背书的入场券。”深圳市华雅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数据资产专委会副会长胡双对中国工业报说道,这不仅是一次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的政策事件,更是国家在全球算力竞赛中挑出的“路线选择”:以绿色为底色,推动算力服务进入“质量、责任、效率”驱动的新阶段。对于致力于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与城市管理者而言,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数据生态战略预演——不仅拼运算力,也拼“含绿量”。
过去五年,国内数据中心产业走过了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发展路径。如今,“双碳”背景下的政策重心已明显从拼投资、拼扩容向拼效率、拼绿色转向。此次通知文件不仅提出了《绿色数据中心评价》国家标准(GB/T44989—2024)二级及以上等级的达标要求,更在电能利用效率(PUE≤1.30)、服务器能效、可再生能源占比、绿色采购制度等关键指标上“划线立门槛”,直接锚定全球最前沿的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水准。
天津市多模态数据技术研究院院长刘澄告诉中国工业报,本次评选直指数据中心行业“高载能、高排放”的痛点,通过量化指标加速数据中心绿色转型。具体来说,指标体系侧重能耗降低、绿电消纳、全链协同,将“双碳”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行业路径。对存量老旧数据中心而言,PUE普遍超过1.5,改造难点在于供电架构和制冷系统,改造成本较高。本次评价体系设置绿色化改造提升专项分值,电能利用效率不高于1.30的要求能鼓励老旧数据中心积极参与其中。
本次推荐工作明确聚焦六大重点领域:工业、信息通信、能源、互联网、金融、公共机构,对照《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推荐一批能效水平高且绿色低碳、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管理完善的绿色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类型包括智能计算中心、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
“这既体现了国家对高耗能行业向绿色转型的倒逼机制,也展示了对金融、政务等领域在绿色数字化方面‘率先垂范’角色的期待。尤其是金融与政务数据中心的纳入推荐体系,标志着国家对数字治理底座‘绿色可信’能力的前置审视。”胡双分析道,与此同时,文件中也首次明确支持智能计算中心、通用数据中心和超算中心等多种类型纳入绿色评价体系,预示未来AI基础设施、新型智算集群将不再是能耗“特区”,而需纳入绿色管理正轨,实现“绿+智”的一体化融合。
刘澄表示,在人工智能爆发背景下,此次推荐工作可遏制盲目扩建数据中心的冲动,推动企业通过液冷技术、绿电消纳等手段平衡算力增长与能耗强度。本次评价设置算力能耗产出水平指标,以数据中心服务的年度效益与设备耗电量比值作为计算公式,是对数据中心提供的高价值服务予以认可,同时推动数据中心“精打细算”,减少空耗,增加单位收益。
此外,刘澄说道,推荐的数据中心规模不小于3000个标准机架,但公共机构、金融领域数据中心除外,豁免门槛是出于金融机构因业务连续性需高冗余配置,公共机构则侧重民生服务规模有限,强制统一规模标准易造成“误伤”。
在胡双看来,绿色数据中心已不再是锦上添花的企业自选动作,而是事关能耗考核、产业链准入、金融评级、政策评优等多维系统工程的重要评估指标。这是数字基础设施政策逻辑的深度转型——算力不再以“算多少”为荣,而是“算得好、算得绿”。
本次评选工作对推荐单位设立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无失信记录、未列入整改名单等“行为红线”;建立对不再符合标准的数据中心的“动态调整”机制;强调通过开展“节能服务进企业”、案例宣传、现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和实践推动标杆引领。
“可以看出,本次评选并非仅限于评优表彰,而是建立起推荐—评审—动态调整的全流程机制,具有极强的执行闭环性。”胡双表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不只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具备“数据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信用值”的制度设计,是“数字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融合下,企业与区域竞争力的新筹码。
胡双进一步解读认为,本次推荐工作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绿色数据资产将成为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评价数字基础设施价值的新增维度。这不仅影响未来产业项目获得绿色信贷、绿色债券、REITs等金融工具支持的可能性,也将成为资本市场判断企业数字化治理能力与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值得关注的是,本轮政策中“风光储氢协同”“边缘智能”“设备回收”“绿色运维”等关键词不断出现,这意味着围绕绿色数据中心的产业链条也正全面打开新的投资窗口,涵盖从制冷技术、服务器研发到清洁能源协同调度等多个技术赛道。
“政策明确鼓励‘储能+绿电’模式,这将进一步打开新能源市场空间。但绿电溢价缺少补偿机制,如果碳汇收益可以实现平价绿电,则可以加速绿电大规模利用。”刘澄说道,液冷系统能减少数据中心对大型空调和风扇的依赖,是降低PUE的关键技术。虽然液冷改造会增加单机柜成本,但在政策评分与电费节省的双重收益下,会加快新技术的普及。评分标准给出应用先进节能降碳技术和采购高能效装备的专项评分,以数据中心采购源头引导供应商聚焦液冷、高压直流等创新方向,未来,未达标供应商企业将面临市场出清。
新闻热线电话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广告招商电话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0553-302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