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日前,两部委发布通知,在数据中心等领域开启强制绿电绿证交易。而放眼全球,AI人工智能的普及正在引发数据中心领域的能源革命!为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光伏储能系统、提高绿色能源应用率成为主流发展趋势。这也意味着,储能在智算领域的风口已至!
7月23日,德赛电池000049)在湖南长沙召开先知“芯”觉·全程守护为主题的主动安全电芯·系统量产全球发布会,重磅推出数据中心领域专用电芯及系统解决方案,护航全球智算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吴晓辉指出,未来数据中心正在呈现电力依赖性高、成本高、能耗高等痛点。其中,随着UPS领域传统铅酸电池逐步被锂电池取代,数据中心设备的安全性也不容忽视。
如果说供电安全是影响数据服务的主要命脉,而以锂电池为基础的UPS则是影响数据中心运行稳定性的血液之源。一旦锂电池发生热失控或失火故障,数据中心所服务的行业将因此遭受重大打击。
近年来,包括韩国Naver、美国Google、新加坡阿里云,以及马斯克持有的全球最大社交平台“X”,都未能抵挡数据中心失火所导致的“服务中断”甚至财产损失。频发的事故也印证一个严酷事实,一旦数据中心供电系统失稳,当今的“智能化”生活将回归“原生态”——通讯失联、交通失序、金融交易也会彻底停摆。
“当前行业对电芯的热失控监测往往只能在事故发生时或事故发生后才能捕获故障信号并触发应对措施,监测信号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德赛电池研究院院长荣强表示。
作为全球锂电池市场主要开拓者,德赛电池面向“AI算力时代”主动出击,面向全球重磅宣布其自主研发的主动安全AI电芯·系统正式量产,以多重安全防护手段助力储能行业长期稳定发展。
如何保证输出信号、数据的长期稳定,也是实现主动安全技术的关键之一。从长期的实验分析与数据积累来看,电芯热失控失火的根源,是电芯内部副反应产生气体所导致内部压力及温度的上升。
基于AI电芯,德赛电池在行业内首次开发并集成了“电压、内部温度、内部气压”三大核心数据的BMS,内部则搭载了德赛电池开发的电解质耐受的新型传感器,可以在电芯内部准确、可靠的敏锐捕捉温压变化信号,实现对单体电芯级内部数据的实时监控并零延迟传输。BMS则能够综合评估每颗电芯的内部温度和气压的细微变化,识别出有“疲劳”趋势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电芯,并主动、提前地进行精细化均衡。
EMS则会基于云端下发的AI算法和本地BMS上传的实时内部数据,智能调节液冷系统功率,进行策略的动态优化,同时优化充放电窗口,增强储能电站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
基于这套贯穿“电芯-模组-电池簇-系统”的全链路防护架构,德赛电池最终可以将电池的循环寿命延长高达15%,将析锂和微短路等内部结构性风险的预警时间提前至30天以上。
而正如德赛智储研究院总监闫垚峰所说:“数据经过BMS的采集和EMS的整合,最终汇聚于我们的云平台。云平台的建立,将彻底改变储能安全管理的‘游戏规则’。 ”
目前,这一主动安全技术成果,已经通过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中国化学601117)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技术鉴定,并在发布会现场颁发鉴定证书。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8月1日,我国首部储能系统用锂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将正式开始实施,这也标志着我国对储能电池安全要求全面升级。其中电芯层面新增了关于振动、加速度冲击、重物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安全测试要求,模组层面更增加了热失控后 24小时不蔓延、无外部火焰、外壳不破裂的高标准要求。
而在其主动安全等技术支撑下,德赛电池此次发布的产品已经顺利通过测试认证。在发布会上,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冉冉为德赛电池现场颁发了通过测评的荣誉证书,标志着德赛电池率先成为国内首批通过获得新国标认证的企业之一。
近两年,AI人工智能技术席卷全球,直接引爆业界对于数据中心“能源危机”的担忧。据相关测算显示,计算机每计算一次的耗电量约为,而以ChatGPT为例,AI每次调用耗电量约2.9瓦时,当AI全面走进日常工作生活、其耗电量将是传统照明的360倍。有报告预测显示,随着人工智能、云技术的发展,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占比将从2022年的3%提升至5%以上,全球数据中心用电占比将提升至3%。
与此同时,AI也将带动数据中心服务器供电功耗大幅上涨,较传统普通服务器提升3-5倍,而电力费用已在数据中心运营成本中占比高达56.7%,已成为该领域的最大开支。而为了充分保障数据中心稳定运行,业内大多采用了两套UPS的双保险解决方案,然而实际利用率并不高,这种冗余设计又令运行成本进一步提升。
随着数据中心单体机柜功率密度向30kW以上演进,高功率锂电池柜已从可选方案变为关键基础设施。为此,德赛电池此次隆重推出了锂电UPS系统LPC2.0及数据中心专用的86Ah高倍率电芯和系统解决方案。
据德赛电池高级产品经理周丽美介绍,这款专为超大功率UPS短延时大功率放电需求定制研发的磷酸铁锂方形铝壳电芯,最大放电倍率高达8C,兼具放电功率大、放电温升小的优异特性。而基于这款电芯打造的全新一代锂电UPS系统LPC 2.0,单机功率可达320kW,可以满足最大单体量300KVA的10mins以内的备电需求,突破了传统UPS无法支撑大功率放电的瓶颈。而高功率的锂电池柜除了作为备电系统外,还可以作为储能系统推动新能源消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还可以参与削峰填谷和需求响应等电力市场以获取额外收益。进一步提升了系统投资经济性。
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其实很多国家地区电力基础设施不堪一击,一旦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能力受到天气影响,区域供电系统将失稳则可能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继而会导致社交通讯、交通调度、金融交易等一切以数据为核心服务的行业全面“瘫痪”。
德赛电池张文良指出,“面对上述挑战,‘光伏+储能’将成为数据中心用电的终极解决方案。”为此,德赛电池此次也重磅推出了源网荷储方案策略,通过深度融合清洁能源与高效储能技术,实现了能源成本与环境效益的双重突破。张文良表示,光储系统度电成本(LOCE)可低至约0.25元/KWh,这意味着在电价高峰时段,数据中心的用电成本可锐减79%,彻底解决数据中心高耗能高用电成本的核心痛点。
为了进一步打通源网荷储产品在绿色算力领域的应用,德赛电池在发布会现场与深圳闻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储能集团有限公司、中能建储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中国外贸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罗马尼亚VOLTIKA Group、浙江金义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科林电气603050)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各方将深度融合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渠道资源,联手共启数据中心安全绿色发展新阶段。
而出于对德赛电池主动安全AI电芯·系统的技术认可,罗马尼亚Voltika公司与德赛电池现场签署了1GWh意向采购协议,双方将围绕储能生产制造、产品技术应用、市场商业生态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开拓全球储能市场,其中德赛电池将为Voltika Group全球储能项目供应1GWh自主研发的主动安全AI电芯·系统产品。
当前,德赛电池已经在储能领域构建起从电芯、模组、电池PACK到集装箱储能系统的全产业链一站式解决能力,可提供BMS/EMS设计、集成及测试等一站式服务,并在国内及海外建有多个制造基地,总产能突破 25GWh。而此次全新推出的AI电芯及系统,标志着德赛电池用AI开辟了储能市场新台阶!
面向全球各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德赛电池向数据中心、智算领域发起了新挑战,为其储能的全球化战略开启新征程!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0553-302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