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数据中心有着“不冒烟的钢厂”之称,是能源消耗增速较快的领域之一。在此背景下,推动数据中心绿色转型、提升能效水平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近日,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的通知》指出,在工业、信息通信、能源、互联网、金融、公共机构6个领域,对照《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推荐一批能效水平高且绿色低碳、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管理完善的绿色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类型包括智能计算中心、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
业内人士表示,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依据相关规则树立行业典范,通过“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引导行业发展:不仅让数据中心成为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智能化载体,也推动其成为绿色低碳理念的践行者。
国网能源研究院《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显示,在“东数西算”工程、AI算力爆发及绿色低碳政策的综合推动下,我国数据中心规模持续高速扩张,截至2024年底,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880万架。在算力需求与恒温环境要求驱动下,数据中心成为新兴耗电大户。
“数据中心绿色低碳转型有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占比,减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驱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低碳升级;同时,数据中心绿色转型能显著提高电源使用效率,降低长期运营成本波动风险,强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公共价值,支撑数字经济长远发展。”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国网能源研究院供需所专家贾跃龙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附件《指标体系》中明确提出PUE、服务器能效等级、上架率、资源使用率、清洁能源利用比例等量化指标,为新建数据中心及已有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提供了明确方向,促使行业建设向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同时,引导数据中心合理选址和有序布局,支撑“东数西算”战略落地。政策提出新建数据中心原则上应布局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或算电协同试点区域,有助于引导算力从东部负荷集中区向西部能源富集区转移,缓解东部电力保供压力,同时促进西部绿色能源消纳与产业发展,提升全国电力资源整体配置效率。
《指标体系》还推动了数据中心强化绿色运行与负荷调节能力建设。“政策要求数据中心积极利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配备储能及其他新型调节技术,提升用电负荷的灵活性和匹配度。这些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在既有架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低碳用能水平,强化负荷调节能力,更好适应电网绿色转型对柔性负荷的需求。”贾跃龙说。
事实上,我国自2015年发布第一批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以来,已先后公布五批次名单共246家,此次开展的是第六批推荐工作。在推进过程中,积极成效已逐步显现。
6月1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相关企业牵头编制的我国首部绿色数据中心评价国标正式实施,明确了数据中心在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运维、绿色服务等五大指标上应满足的要求,后续的相关检测认证工作也在持续推进。7月15日,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乌兰察布投运,新能源场站总装机规模30万千瓦,建设算力机房12栋,规划机柜数约2.5万架。截至目前,国家已先后发布7批先进适用技术目录,包含271项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技术装备。
“当前我国数据中心能效水平持续优化,电能利用效率明显改善,能源结构向绿电转型的进程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稳步上升,液冷、余热回收等节能技术得到更深入的应用,整体绿色化水平与能效表现持续向好。”孙传旺介绍。
在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区,数据中心的发展对当地绿电消纳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国家明确布局的八大算力枢纽中,新疆、青海等地正大力推动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并将其作为消纳本地绿电的重要举措。”一位业内资深专家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绿色属性正逐渐成为市场卖点。“目前,从政府采购的硬性要求,到技术层面、认证体系等现实基础,都已为绿色数据中心的推广做好了准备。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在自建数据中心时,已将绿色理念贯穿始终,深度融入新发展理念;互联网企业受绿色浪潮和‘双碳’战略推进的影响,尤其是随着碳交易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对绿色数据中心的需求正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布局。可以说,未来全社会采用绿色数据中心提供的IT服务,将逐渐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上述专家说。
加速升级下,成本仍存压力。上述专家称,当前,推动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和绿色发展的相关先进技术已较为丰富,但这些技术的成本普遍高于粗放型技术。“一方面,当前数据中心整体上架率不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对于存量数据中心而言,开展节能改造的成本回收周期很长,甚至部分企业因经济压力难以承担改造投入,陷入‘改不动’的困境。这些经济上的制约,成为阻碍数据中心绿色发展的突出问题。”
贾跃龙认为,未来还要鼓励数据中心配套建设源网荷储等多环节的灵活调节能力,并参与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调度,增强对可再生能源波动的适应能力。同时,建立多元化绿电交易渠道,包括中长期合约、绿色证书等,支持数据中心通过市场机制稳定获取绿电资源,推动实现用能低碳化与低成本化的双重目标。
孙传旺表示,绿色数据中心凭借高效节能、绿电消纳等特性,已成为产业链价值重组的核心枢纽,将吸引更多企业入局生态,推动上下游围绕用能与转型需求调整布局,加速绿色技术迭代与新产品涌现。
“未来在液冷商用技术领域,还应聚焦突破高密度算力散热瓶颈,开展液冷商用技术研发与应用,解决高功率设备散热难题;在单位算力提升领域,围绕高密服务器研发与能效优化算法,动态平衡高密部署下算力输出与能源消耗;在智能化运维技术领域,要着眼系统性提升全生命周期运营能效,实现对数据中心运营阶段的精准调控与高效管理。”孙传旺建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0553-302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