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由于新能源发电曲线取决于风、光资源的实际情况,造成发电曲线与用电曲线无法匹配(新能源出力较大时可能需求偏少、需求增加时新能源供给不足),这是新能源相比于火电、水电等传统电源最大的劣势之一,就需要储能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双碳战略提出后,储能也随着光伏、风电行情表现突出,产业内配储战略也使得储能的需求相对明确。然而与电源不同,储能本身并不生产电能,其价值通过何种方式体现一直是过去几年困扰行业的核心问题之一。此外,储能技术路线多种多样,各自优势、劣势、降本曲线也大不相同,这也让储能的发展路径更加复杂。
抽水蓄能是一种成熟的储能技术,在双碳战略提出之前便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抽水蓄能本身并不直接生产电能,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损耗,在电力市场并未充分建立的年代,其成本分摊机制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2021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对抽水蓄能电站实行“容量电价+电量电价”的两部制电价机制,抽蓄得到大规模发展。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22、2023、2024年我国核准抽水蓄能装机分别达到70、65、35GW,总计170GW。但容量电价也让抽蓄超前发展,展望十五五,容量电价向容量市场过渡可能成为抽蓄的变化方向之一。
电化学储能在双碳提出伊始便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波动性的终极解决方案。但电化学储能的政策也频繁更迭,从最初的强制配储到鼓励独立储能建设并租赁可用容量,都没有逃脱强制配储的范畴,这也造成了储能无序发展、低质低价产品占据市场等问题。随后,我国先是明确了调峰辅助服务费用不得高于平价新能源上网电价,随后又取消了强制配储,使得储能收益明显下滑。展望十五五,随着电能量市场全面铺开,储能预计将主要依赖电能量市场套利获取收益。此外电化学储能在调频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随着调频市场逐渐与现货市场衔接,调频有望成为电化学储能另一个重要的收益来源。
投资分析意见:136号文出台后,伴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经济效益预计将成为配置储能的重要考虑因素,我们预计后续低质低价的尾部储能厂家可能出局,头部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修复。建议关注:海博思创、南网科技、阳光电源、中天科技等。随着抽水蓄能建设进入高峰期,抽蓄主机厂业绩有望持续释放,建议关注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0553-302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