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在全球积极推进碳中和目标以及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园区作为产业聚集和能源消耗的重要区域,其能源系统的低碳化和智慧化改造显得尤为关键。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在电力监控与能效管理领域的多年深耕,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助力园区打破 “碳锁效应”,实现能源系统的全面升级。
当前,我国园区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贡献了超 50% 的全国 GDP,但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消耗约 60% 的社会总能源,碳排放占比高达 70%。传统园区能源系统存在诸多问题: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某国家级经开区煤炭消费占能源总量的 58%,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足 5%;系统效率较低,输配电损耗平均达 8 - 12%,远超国际先进水平,用能设备能效也低于发达国家;管理方式较为粗放,超 70% 的园区依赖人工抄表和经验管理,缺乏实时监测和优化;供需匹配失衡,峰谷差率普遍超 40%,部分园区甚至因电力容量不足导致生产受限。
面对这些问题,安科瑞提出 “双轮驱动” 理念,通过能源结构低碳化和系统运行智慧化协同发力,助力园区在 3 - 5 年内实现单位产值能耗下降 25 - 30%,碳排放强度降低 40% 以上。
安科瑞的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以 “云 - 边 - 端” 协同架构为基础,融合多种数字技术,打造了六大核心技术模块。
:通过部署智能电力传感器和多功能电表等设备,能够对 200 余项电力参数进行秒级采集,监测点密度大幅提升。在某生物医药园区,监测盲区从 15% 降至 0.3%,实现对能源数据的全面获取。
:借助 BIM + GIS 构建园区三维能源数字孪生体,集成多专业系统数据,并通过实时仿真算法预测负荷曲线%。某数据中心园区据此优化备用电源配置容量,节省初期投资 800 万元。
:打破传统能源管理模式,开发综合能量管理系统(IEMS),支持多种能源的耦合管理。在某装备制造园区,实现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冰蓄冷空调的联动控制,可再生能源消纳率提升至 98%。
:建立 “碳能双控” 指标体系,实时监测碳排放数据,为园区提供碳盘查、减排规划和碳资产管理等服务。某化工园区通过该机制,年减排 CO₂约 12 万吨。
: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设备运行数据,提前 14 天预测关键设备故障风险。某科技园的突发停电事故从年均 5 次降为零,运维成本降低 40%。
:利用虚拟电厂技术整合园区可调节负荷,形成柔性资源池参与电力需求响应。某产业园在 2024 年通过调峰辅助服务获得收益超 200 万元。
:开展能源审计和数字化水平评估,进行负荷普查,编制专项规划。某电子产业园在此阶段发现空压机系统能耗占比达 35%,为后续改造明确了重点。
:硬件改造优先实施见效快的项目,如更换 LED 照明、采用高效电机;部署电力监控和能效管理平台等数字化设施;选择典型区域作为示范单元。
:扩展分布式能源接入,开发高级应用功能,建立 PDCA 持续改进机制。某经开区通过 3 年迭代,使能源成本占比从 7.2% 降至 4.8%。
在实施过程中,获得园区管委会支持、组建跨专业团队、选择可扩展技术平台以及建立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同时要确保传统系统应急备用通道的保留,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安科瑞构建了全面的效益评估模型。在经济效益方面,包括直接节能收益、容量优化收益、政策补贴收益和碳资产收益等。某纺织园年节电 380 万度,节省电费 300 万元,还通过精准负荷预测减少变压器扩容投资 2000 万元。在环境效益上,单位面积年排放量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绿色能源占比大幅提升。社会效益体现为企业形象提升,吸引产业集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智慧能源系统建设通常 3 - 4 年可通过节能收益收回投资,系统寿命周期达 10 - 15 年,长期经济效益显著。某高新区 1.2 亿元的改造投入在生命周期内预计产生约 5.8 亿元的综合收益。
随着 “双碳” 目标的深入推进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园区能源改造呈现新趋势。技术融合加速,数字孪生、区块链、5G 等技术与能源系统深度融合;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安科瑞参与编制多项团体标准;商业模式创新,能源托管、合同碳管理等新模式逐渐普及;跨界生态构建,形成多方参与的能源生态圈。
安科瑞将聚焦三大创新方向:开发 “光储直柔” 技术体系;研究基于 AI 的能源预测与调度算法,提高可再生能源预测准确率;构建能源大数据平台,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园区能源的低碳化、智慧化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安科瑞的 “低碳转型・智慧驱动” 解决方案,正助力众多园区实现能源系统的升级,在未来,园区有望成为 “双碳” 战略的重要实践地和数字中国建设成果的展示窗口,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0553-302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