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技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技术创新、场景融合华为数字能源助力内蒙古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Kaiyun·中国技术有限公司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行业新闻

技术创新、场景融合华为数字能源助力内蒙古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5-08-10点击次数:

  

技术创新、场景融合华为数字能源助力内蒙古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图1)

  内蒙古依托“头顶有风光、手中有电网”的独特优势,已成为建设国家能源基地、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热土。数据显示,2024年,内蒙古新能源累计装机规模突破1.35亿千瓦,超越火电装机量,新能源总装机、新增装机、发电量等多项指标稳居全国首位。

  从光储协同、“交能融合”,到绿电驱动智算,创新在这片土地上奔涌不息,新能源正与多元场景深度融合。

  在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中北部,阳光耀眼,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光伏面板,熠熠生辉。这里坐落着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大型风光基地项目。该项目融合风光火储和生态治理,构筑起一道绵亘万里的“绿色长城”。

  目前,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已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的主阵地,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上述项目便是这一背景下的标杆。

  在沙漠中,夏季最高温度可冲破 40℃ ,冬季最低温度能到零下20 ℃ - 30℃ ,每当沙尘暴来袭时,瞬时风力能达到七八级。这要求光伏设备能够抗高温、耐低温,并具备高级防尘能力。

  记者了解到,在该项目中,三峡集团采用了华为提供的智能组串式逆变器,其IP66级别防护等级可以防风防尘,还可以在零下30℃到零上60℃的温差区间内稳定运行,依托数智科技赋能,维护人员仅需通过监控室的后台和APP就能实时监控逆变器的运行参数。项目并网后,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20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近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6万吨。

  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对于我国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大意义。而在这一过程中,输电、储能、消纳等问题也亟待同步提速解决。

  内蒙古、新疆等沙戈荒项目分布的主要地区,网架薄弱,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强波动性强,给电网带来巨大挑战。同时,相关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项目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显著高于常规光伏电站,亟需先进技术与创新模式破局。

  构网型技术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记者了解到,与传统跟网型技术必须依赖电网运行不同,构网型技术能够主动参与电网调节,不仅可以高效削峰填谷,还可以充当电网的“主动型调节器”。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相继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项目配建构网型储能。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动构网型储能应用,提升新型储能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支持能力。6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 》 ,鼓励先期围绕构网型技术等七个方向展开试点。内蒙古也于此前出台了探索建设构网型储能的政策文件,构网型储能电站的应用正逐渐扩大。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华为数字能源发布全球首个构网型光储解决方案——FusionSolar9.0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光储解决方案。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光伏产品线总裁周涛指出,该方案实现了三大关键突破:从储能构网升级到光储构网,从发电侧构网升级到发输配用全场景构网,从站点的可视可管升级到“端-边-云”的全链路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其打造的FusionSolar Agent光储智能体,可通过AI技术深度赋能光储系统,实现电站运维的少人化、无人化;借助AI“精准光功率”预测,智能体可动态调整光储策略,将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转化为稳定功率输出。

  立足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内蒙古近年来加速推进新能源多元应用,在深化“交能融合”、建设新能源充电网络、推广电动重卡的同时,还开辟出一条绿算和绿电融合发展的“新赛道”。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到乌海市全长350公里,共有4对服务区,内蒙古交通集团在这些服务区内建设了68个重卡充电车位,依托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打破了煤炭运输场地和电力的限制,实现“充电5分钟,行驶百公里”*。

  重卡汽车是物流运输的关键力量。当前,重卡汽车迎来电动化热潮。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我国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6.59万辆,同比翻了两番。

  然而,重卡电动化普及仍面临多重挑战。“补能速度慢、网络不健全是重卡电动化普及核心堵点,现有重卡充电设备也仍存在补能体验不佳、互联互通差、质量差、电网不友好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产业可持续规模化发展。”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网络全球业务副总裁彭鹏指出。

  华为数字能源于今年四月发布业界首个全液冷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达到“充电五分钟,行驶百公里” * 。凭借2400A电流持续稳定输出能力,获得中汽中心向行业首发的“兆瓦充电之星”认证,带来15分钟级极速补能;全液冷设计具备适应物流极端环境的极高质量;并可实现运输效率提升15%,“三年省辆车”*,为运营伙伴带来极佳收益。补能效率较传统充电桩提升近四倍。除此之外,华为数字能源又携手北奔重汽、北汽福田、东风商用车、DeepWay深向、广汽领程、江淮汽车、庆铃汽车、陕重汽车、徐工汽车共9家车企(排名按照拼音字母顺序)、充电运营商及行业伙伴等共同打造了“超充联盟2.0”,打造多场景解决方案,构建兆瓦超充一张网,加速重卡迈向全面电动化时代,使能重卡电动化走向全场景,实现物流行业大规模降本减碳,开启全电物流新时代。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数据中心作为核心基础设施,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枢纽节点,内蒙古充分发挥绿电供应优势,提升数据中心绿电占比,打造全国绿色算力保障基地。今年第一季度,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内的数据中心用电12.2亿度,绿电占比高达84.57%,领跑全国。

  走进乌兰察布中金数据低碳算力基地,随着并网发电按钮启动,清洁电力持续稳定输入基地降压站。作为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该基地通过整合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调节及电力负荷响应资源,同时,配备500台华为UPS设备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最终实现绿色能源供应与算力需求的精准动态匹配。

  “智算中心对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要求极高,不仅需要24小时不间断供电,电力需求还呈现显著波动性。因此,高安全和长寿命成为数据中心储能的核心。”业内专家解释道,储能设备须在任何工况下,有效防控诸如热失控、短路等各类安全风险;且能够耐受长时间的充放电循环考验,持续稳定地为智算中心提供可靠电力支持。

  2025年是我国新能源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从拼规模到创价值、从政策托底到市场驱动、从单一市场依赖走向全球市场突围……行业正从“爆发式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近一年来,国家层面新规频出,“改革创新”与“优质优价”成为关键。《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提出,光伏制造企业应采用工艺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实现高品质产品的批量化生产。《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推动新型储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储能系统高效集成和智能化调控,提升新型储能产品智能化、高端化水平。

  与此同时,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新能源强制配储”落幕,产业开启价值创造新时代。

  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全生命周期当中为用户带来更多收益,同时保障项目的高安全、高可靠、高效率,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也就是说,如今,项目的收益直接取决于产品性能和解决方案系统性能力。更长的寿命、更高的安全性、更优的效率意味着更高的回报。行业也从比价格,改为了比产品品质、技术含量、背后所蕴含的价值以及配套服务。企业亟须从单一的设备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通过电力市场交易、后期运营来创造价值。

  “行业企业要锚定正确方向,致力技术创新,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拓展光伏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加快塑造我国下一代光伏产品的竞争优势。”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强调。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策文指出,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未来,这些多元化的技术必将经历优胜劣汰的过程。因此,必须明确新型储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和产品。高安全、长寿命、高性价比的新型储能技术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而内蒙古联手华为打造的“光储充”多元应用场景,正是以绿色发展为底、以创新为基,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化融合,华为数字能源不仅解决了沙戈荒、数据中心资源开发难题,更形成“技术—场景—生态”闭环模式。

  记者了解到,在智能光伏方面,截至2025年,华为全场景智能组串式光储解决方案在内蒙古的装机量已达到22GW;在智算中心方面,在内蒙古累计部署UPS1GW、覆盖金融、互联网、能源、政府等多个行业;在充电网络建设方面,全液冷超充站已在内蒙古高速、重卡、商业等多个场景实现广泛覆盖,2025年将聚焦大宗物流重卡运输,助力内蒙古实现绿色矿山、全电物流。

  此外,华为构建了端到端高质量流程体系,覆盖研发、采购、制造、服务等全生命周期。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建设与运维,保障新能源资产安全、高效、可持续运行,最大化客户长期收益。

  *数据于实验室环境下测得,实际使用中可能因车型差异、软件版本、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等略有不同,请以实际使用情况为准。

  kaiyun平台介绍

  *相关数据基于多方经验估算,仅作参考,不构成任何承诺;因路况、载重等因素影响,实际节省金额与理论数据或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以实际运营结果为准。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0553-3025696 安徽省芜湖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汽配路 3025696@wfsldq.com
Copyright © 2025 Kaiyun·中国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7501510号-1